
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的应用体会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为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柴胡、桂枝、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铅丹(现代多弃用)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镇静安神之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此方对特定类型的失眠疗效显著,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失眠的核心病机与方剂适配性失眠的病因病机复杂,中医多从 “阴阳失调”“心神不宁” 立论。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所针对的失眠,核心病机可概括为少阳枢机不利、营卫失和、心神扰动,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1、少阳郁热:少阳为 “半表半里” 之枢,若外感邪入少阳或情志不舒致少阳郁滞,郁而化热,热扰心神则失眠。患者常伴心烦、口苦、胸胁胀闷、情绪急躁等症。2、营卫失和:桂枝汤本为调和营卫之方,若营卫运行失常,“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灵枢・大惑论》)。此类患者多有入睡困难、易醒,或伴肢体酸楚、怕风等营卫不和表现。3、心神不宁:龙骨、牡蛎重镇安神,针对邪气扰心、神无所归之失眠,患者常伴心烦、惊悸、多梦,甚至彻夜不眠。临床应用要点1、辨证要点1️⃣主症:失眠(入睡困难、易醒、多梦),伴心烦、口苦、胸胁胀闷。2️⃣兼症:怕风、肢体酸楚、惊悸,舌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弦细。2、加减化裁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以贴合病机:1️⃣若少阳郁热明显,口苦、咽干、目眩突出,可加栀子、淡豆豉以增强清热除烦之力;2️⃣若营卫不和明显,怕风、汗出,可加重桂枝、生姜用量,或加白芍以柔肝缓急;3️⃣若心神不宁、惊悸多梦明显,可加磁石、珍珠母以加强重镇安神之效;4️⃣若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加合欢皮、远志、郁金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5️⃣若兼脾虚乏力、纳差,可加白术、茯苓以健脾益气,兼顾中焦;6️⃣若失眠日久、阴虚火旺,出现口干、舌红少苔,可加知母、黄柏、生地以滋阴降火。2、注意事项❶方中铅丹有毒,现代临床已基本弃用,无需刻意寻找替代品,龙骨、牡蛎已能起到较好的重镇安神作用;❷重镇药物(龙骨、牡蛎)用量需适中,一般各用 15-30g,且需打碎先煎,以免损伤脾胃;❸服药期间应嘱患者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波动,忌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规律作息,以助疗效;❹对于长期失眠、体质虚弱或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需坚持治疗,缓缓图之,不可急于求成。3、典型病例举例患者张某,女,35 岁,主诉 “失眠 2 月余”。2 月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入睡困难,每晚需 1-2 小时方能入睡,且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伴心烦、口苦、胸胁胀闷,情绪急躁,怕风,肢体酸楚,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曾服用安定类药物,停药后失眠加重。辨证:少阳郁热、营卫失和、心神不宁。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营卫、镇静安神。处方:柴胡 ,桂枝 ,黄芩 ,党参 ,半夏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龙骨 (先煎),牡蛎 (先煎),栀子 ,合欢皮 。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二诊:患者诉入睡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左右,易醒次数减少,心烦、口苦减轻,胸胁胀闷缓解。守方去栀子,加白芍 10g,继服 7 剂。三诊:患者已能正常入睡,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诸症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上方稍作调整,继服 7 剂,随访 1 月未复发。4、体会与总结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其核心在于紧扣 “少阳枢机不利、营卫失和、心神扰动” 的病机,通过和解少阳以除郁热,调和营卫以通阴阳,重镇安神以定心神,三者兼顾,共奏安眠之效。在临床实践中,需准确辨证,灵活加减,同时注重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才能取得满意疗效。该方体现了中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的特点,为失眠的治疗提供了有效思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图片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在线配资交易网址,按月配资平台,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