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上岸吗?在已经毕业生的硕士眼中,考研根本不算上岸,真正的上岸还是考公考编,那里才是真正的“岸”。
也只有研究生毕业的人才知道,原来哪怕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之后也依旧是筹备考公考编的归宿,所谓的“岸”,不就该是让人不必再费力去“游”的地方吗?
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只要考上了、稳定了,就有了铁饭碗,就是真正的站在了“岸”上,不用再游了,可在今年一份教师招聘名单上,却出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很多人明明已经上岸了,却还是转头跳进了水里。
教师编大量考生“录而不去”,内行人直言:这种编制白送也不要教师编制有多卷?笔者前两天还刷到一个小姑娘哭诉的视频呢,去年备考教师编进面了,但是最终没成功上岸;她今年又学了一年,分数是比去年高了,可是这次来年面试都没进去。
可见事业编考试的竞争现在看来依旧激烈,可在这份教师招聘进入体检人员名单上,映入眼帘的却是大批考生明明有机会上岸,却选择了“录而不去”,放弃了即将到手的教师编制。
展开剩余76%直到看到完整的文件名称才明白,原来这不是一般的教师岗位,而是特岗教师,所谓的特岗教师,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地区教师短缺问题,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任教。
而特岗教师的招聘也很火热,录取名单长长一串,但实际上每年都有不少人“录而不去”,这也导致次年依旧有大量岗位空缺,就像广西地区的这份特岗教师名单一样。
至于原因,在广西做特岗教师的“内行人”晒出了工资单,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月收入仅2577元。这位老师无奈表示:四年的坚守换来的竟是这样一个结果,自己也越来越迷茫,不知道未来路在何方,只能一天天熬着。
工资待遇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不少特岗教师晒出自己的工作环境,“差到以为是原始社会”,甚至在了解内情之后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跑路,直言“这种编制白送都不要”。
面对这样的条件和待遇,大量考生在被录取后选择了放弃,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招聘名额年年不减反增的现象。
不是年轻人不愿奉献,而是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本地学生逐渐对特岗教师岗位望而却步,招聘单位却并不担心无人应聘,因为每年都有大量外省学生因为不了解当地情况,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填补空缺。
只不过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恶性循环,外省学生到岗后才发现现实与预期差距巨大,往往干不了多久就离开,而招聘单位则继续以同样的方式吸引下一批“新鲜血液”。
有人可能会责怪这些年轻人太过现实,不够奉献精神,但换个角度想,教师这一职业本身就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合理的待遇,当一个月辛勤工作换来的仅仅是2577元的工资,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时,谈何职业尊严和教育情怀?
这不是年轻人不愿奉献,而是基本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尽管摆在面前的是被视为“铁饭碗”的教师编,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学会用更清醒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岗位:青春固然可以奉献,但如果换不来相应的回报,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那么这种单方面的付出就失去了意义。
人的一生从大学毕业才真正开始,面对众多选择,年轻人有权利也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如果一份工作让生活一眼望到头,又无法提供体面的生活条件,年轻人选择放弃也无可厚非。
毕竟,理想固然重要,但现实生活的需求同样不容忽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不辜负努力的就业目标。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布于:辽宁省在线配资交易网址,按月配资平台,配资炒股平台入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